认识化石-新闻中心-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
位置信息: 首页 > 要闻动态 > 博物馆动态 > 新闻中心

认识化石

发布时间:2024-08-30 09:34

  进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,映入眼帘的便是庞大到使人震惊的兴和龙化石模型。化石作为我们窥视远古世界最直观的线索,是怎样被科学家们定义的呢?化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?除了我们看到的兴和龙这样保留了骨骼形态还有什么样的化石呢?欢迎来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,让我们一起探寻远古世界的面貌 

 

 

  

  1 兴和龙骨骼化石模型,体长28米 

  一、什么是化石? 

  科学家们将化石定义为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(也就是从地球的形成到距今小于12000年全新世以前)生物的遗体、生命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。就是说,化石是远古生物死后被保存下来的,留存有诸如形状、结构、纹饰和有机化学组分等,或者是由生命活动产生并保留下来的痕迹。 

  二、化石是怎么形成的? 

 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及遗迹在被沉积物掩埋后,随着沉积物成岩作用,经过上万年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形成化石。 

  2 古生物化石形成过程示意图(图源:网络) 

  三、化石有几种类型? 

  化石根据保存的特点,分为实体化石、铸模化石、遗迹化石和分子化石四类。 

  1.实体化石 

  顾名思义,是生物的遗体或部分遗体保存下来的化石,比如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中陈列的完美巴彦淖尔龙化石。生物死后软体部分容易随着腐烂、分解而消失,硬体部分如骨骼、牙齿等被掩埋后,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下,缓慢交代变为岩石,保留了原始的形态结构。另外在一些特殊环境下,诸如冻土、松脂、或是极度干旱等条件下,生物的软体也能被保留下来形成化石。 

 

3 完美巴彦淖尔龙化石 

  2.铸模化石 

  铸模化石是生物遗体在周围环境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铸型,一些生物在死后遗体虽然毁损消失,但它们的形状会留下印痕成为印痕化石,如一些植物叶片;一些生物(多具有硬体)在周围环境印压留下印模成为印模化石,硬体外表面印在周围环境上的是外模,硬体内表面的是内模,它们可以反映生物的形态特征,但要注意的是,印模化石反映的构造与原来生物表面凹凸相反;铸模化石中还有核化石铸型化石,核化石是生物硬体空腔溶解后被充填的固结沉积物(内核)或硬体及空腔都被溶解后的沉积物(外核),核化石可以反映整体形态、大小、纹饰等特征,而铸型化石是生物壳体被溶蚀后被其他物质填充后形成的。 

  4 产自乌海市的植物化石 

  5 深沟隐头虫化石 

  6 鸮头贝化石 

  3.遗迹化石 

  遗迹化石是古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,足迹、爬行迹、粪化石、蛋化石等都属于遗迹化石。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习性、生理结构,以及研究古环境有重要作用。比如我们通过足迹的大小、深浅和排列可以推断生物的体重大小、行动状态是走路奔跑还是跳跃。 


  7 恐龙脚印(模型)


  8 粗皮巨型蛋 

  4.分子化石 

  分子化石也叫化学化石,为地质体中保存的来自生物体有机成分,如类脂物、蛋白质、核酸等,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被提取出来,进行分子学研究,对于探索生命起源、生物成矿等多方面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。 

 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到了化石不同类型,对应着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中找找看吧。 

 

 

  参考文献:1.童金南,殷鸿福.古生物学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2:1-19 

撰写:
编辑:
初审:
审核:
终审:
附件下载:
网站声明 |联系方式
地址: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二环13号
版权所有: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蒙ICP备18005174号-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41号
留言板
调查问卷